长春丝网营运部auyq1,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涂料服务中心,塔城涂料经销部,清徐陶瓷有限公司,廊坊陶瓷总公司
维修家电要当心,谨防被忽悠 □番禺区融媒体记者 潘晓均 文/图 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已然成为家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不过,家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增添了烦恼。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没病小修、小病大修、鱼目混珠等维修陷阱重重,稍不留神,消费者很容易被忽悠。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遭遇家电维修忽悠的市民不在少数。 维修家电被坑成冤大头 上两周,市民林先生家里的某品牌热水器坏了,他通过销售商联系到了维修部。隔天中午,一名维修人员来到林先生家中,经检查,说是热水器的控制仪表出了问题,需要更换一个,但因为热水器过了保修期,需要额外收费260元。对此,林先生也没多问就答应了。然而,在维修过程中,林先生发现,维修人员换上的控制仪表并非是全新的,“维修人员说这是公司安排的,我就打电话过去质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这才答应给我换个新的。”不过最让林先生疑惑的是,付款后,维修人员并没有出具收费票据,仅仅是在新仪表的说明书上签了个字当作凭证而已。之后,林先生到附近的两家维修店询问得知,同款热水器控制仪表价格一般在180元左右。 对于票据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曾接受家电维修服务的市民发现,不少家电维修公司都没有正规票据,而消费者对此也都习以为常。“有一次我找人修抽油烟机,事先谈好价格是120元,修到一半,对方说要换新的零件。如果不换,还要交上门服务费,没办法,我只好再多加钱换了个新零件。”家住桥南街的胡女士说,因为自己不懂,所以就算被骗也没办法。 家电维修频频设陷阱,对此,市民张小姐也深有感触。张小姐的数码摄像机发生故障,维修人员诊断为机器镜头损坏,收取了张小姐300元的维修费。但此后类似问题又出现。张小姐不得不上网发帖向网友求助。而在得知是因操作失误造成故障后,张小姐按照网友的指示,还原出厂设置,摄像机即刻恢复正常。“早知道这么简单,我就不用被坑钱了!”张小姐无奈地说到。 维修家电谨防被忽悠 梁女士8年前在区内某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空调,当初就是相中了该品牌的知名度和售后服务好才买的。未料空调在6年保修期刚过一个多月就坏了。她给厂家客服打了电话后,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来查看并告诉她:“这台空调的零件坏了,零件要总部发到后才能修。因为过了保修期,所以换这个件需要260元,上门服务费100元,一共是360元,你修不修?”梁女士表示只要能修好就行。过了几天,维修人员说零件到货了,并上门给梁女士修理了空调,离开前还给梁女士留下一张维修单据,新零件保修一年。然而,一年过后就在这个月初,梁女士家这台空调又坏了,此次梁女士在外面找了一个修家电的师傅,竟然发现家电维修换件原来暗藏“猫腻”。该师傅打开空调外机后告诉梁女士:“你这个空调已经维修过了。”随即拿出一个新的零件与该空调的坏件一边对比一边说:“你看看你空调上的这个件,都有几个维修点了。”师傅修好了空调,梁女士一共付了300元钱。 面对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高的维修业,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判断自家需要维修的家电真正存在哪些问题、是否需要更换零部件。亦正因如此,这也给家电维修行业中一些无品德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忽悠消费者的机会。从事多年家电维修工作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家电维修行业确实猫腻很多,主要集中在小型或私人性质的服务公司。李师傅透露:“他们坑人手法大致有下面几种,比如没病小修,小病大修。可能家电本身没有什么毛病却说有毛病,或将小毛病说成是有大故障,从而收取超出正常维修费好多倍的费用。另外,家电维修行业里最为普遍的骗人手法是偷梁换柱,比如将进口、原装的或全新的零部件换成国产或二手的,维修价格却仍然按照原装的价格收取。总的来说,消费者本来是外行就已经很容易被骗,再加上现在很多家电维修店他们的维修价格并不是很透明,随意收取上门费、检测费的现象也特别多,因此消费者在维修家电时一定要警惕,别被维修人员几句话就忽悠了。”